培育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管理会计的中国实践”走进国企研讨会举办
培育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
“管理会计的中国实践”走进国企研讨会举办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4月26日,浙江省常山县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会计报承办的“培育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管理会计的中国实践’走进国企”研讨会在常山召开。
中国会计报总编辑李继学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桥梁,而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管理会计创新的核心内容。在国内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中国式现代化对管理会计的关键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驱动,支持企业研发投入的效益,评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二是内需市场导向,分析国内大循环下的消费趋势,助力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三是绿色转型,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推动碳足迹追踪与绿色供应链管理;四是共同富裕,通过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平衡企业利润与社会效益。
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于增彪
围绕相关主题,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于增彪带来《企业管理会计价值创造:科技创新与贸易突围》的分享,介绍管理会计赋能科技创新产业(300832)的新成效,从战略战术上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王立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王立彦强调管理会计报告在助力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介绍海尔公司等企业的实践经验,展现管理会计报告的设计原则和要点,以及如何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共享。他认为,建立共享服务中心,更能实现财务与业务、战略的一体化,让管理会计真正落地实施,助力企业价值增值。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程平
针对当前爆火的DeepSeek,重庆理工大学作《DeepSeek、AI原生与财务数字化生态》分享。他鼓励企业积极应用AI原生技术,剪除低效基因,提升财务效率;呼吁企业重视财务数字化生态的构建,将其作为企业进化的永动机,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财务资金部副部长宋志鹏
中国化学(601117)工程集团财务资金部副部长宋志鹏描绘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蓝图,分享集团“1234”财务管理体系。他认为,新时代财会管理工作要在履行好传统会计职能基础上,全面打造诸多专业化和复合型财务管理新职能,积极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管理会计研究应用,建立司库体系,不断创新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者、企业运营的保障者、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和企业风险的守护者。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张秦牛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张秦牛结合最新监管动态和典型案例,从转型的政策背景、路径选择与落地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城投公司如何由传统基建平台走向产业化转型主体。他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城投产业化转型的重要方向。唯有顺应政策导向、深化市场机制、提升专业能力,城投公司才能真正实现从基建融资平台向科技创新生态组织者的跃升。
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教授宋文阁
管理会计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引擎。针对国有企业如何深化改革,以管理会计打造共同富裕的样板,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教授宋文阁表示,国有企业必须在发展生产力上走在前面,做好表率,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布局或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下硬功夫。
常山县政协副主席章金平
“这是一次机会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更是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一场管理会计的高规格分享会。”常山县政协副主席章金平在研讨会上表示,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提供决策支持、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等方式,帮助企业实现长期目标,提升整体竞争力。这场研讨会使大家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以管理会计赋能县属国企发展再上新台阶。
来自管理会计领域专家学者,央企财务负责人,常山县国资、城投领域的相关代表,共同探索培育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之路,共同研讨“管理会计的中国实践”走进国企经验。

